图片
方二 复肝抑纤汤 【主治】: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,主症:身体乏力;胁肋隐痛或刺痛,劳则加重;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;舌淡、暗或瘀斑,苔白;次症:纳差,腹胀;头晕目眩;肝掌,蜘蛛痣或肋下痞块;脉沉无力,弦滑或涩等 【方药】:生黄芪30g,黄精10g,白芍10g,夏枯草10g,橘红10g,草河车15g,小蓟20g ,泽兰20g。 【用法】:每日1剂,水煎,早晚分服。 【编按】:36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(症状体征基本消失,肝功能恢复正常,肝纤维化两项以上异常指标治疗后下降>50%以上,一项指标异常者治疗后降至正常)10例,有效(症状体征积分减少>50%以上,肝功能异常指标下降≥50%以上,肝纤维化1项以上,异常指标下降≥50%)16例,无效(未达到以上标准者)10例,总有效率72.2%。方中生黄芪重用为君,补中气以生气血,补脏腑,扶正以祛邪,黄精、白芍助君药益气养血补脾柔肝益肾,泽兰辛散肝郁,芳香舒脾,活血散结通络;夏枯草清肝化痰散结;小蓟活血止血;橘红理气和胃宽中化痰,共以凉血活血化痰散结通络,草河车、小蓟、夏枯草清血分肝络之毒,保肝降酶。综观全方,扶正祛邪,标本同治,阴阳气血兼顾,辨病与辨证相结合,共同起到益气扶正、活血解毒化痰作用。[复肝抑纤汤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36例临床观察,齐京;关幼波; 温庆祥; 林凌云; 赵伯智,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03-11-28] 方三 丙肝康汤 【主治】:丙型肝炎,症见有乏力,倦怠,腹胀,纳差,尿黄,肝区隐约不适,舌质淡或暗红、苔薄白或黄稍腻。 【方药】:西洋参、五味子各10~15g,黄芪15~30g,黄精、女贞子各10~20g,山豆根10g,土茯苓、生苡仁、虎杖、贯众各15~30g。 【加减】:临床表现以正虚为主者,加重前5种(扶正益气)药物用量;以邪实为主者,加重后5种(清热解毒利湿)药物用量,合并明显黄疸者,加茵陈、金钱草、赤芍各30~60g等。 【用法】:上药每日1剂,分2次服,水煎或者冲服(免煎颗粒剂),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。 【编按】:根据"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"的中医理论以人参大补元气;黄芪补气升阳;黄精、女贞子补脾益肝肾;五味子滋肾涩精、扶助正气以抗邪,调动病体自身抗病能力,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;土茯苓、山豆根、虎仗、生苡仁等解毒清热利湿。全方攻补兼备,扶正与祛邪并施,标本同治共奏养肝益肝、解毒祛湿之功。32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3例,显效21例,有效7例,无效1例,痊愈率9.3%,显效率66%,总有效率96.8%.[黄朝阳.丙肝康方治疗丙型肝炎32例[J].陕西中医,2004,(01):29-30] 方四 益气活血,疏肝解毒汤 【主治】:丙型肝炎,症见有乏力,倦怠,腹胀,纳差 【方药】:生黄芪15~30g、桃仁10g、柴胡10~15g,白花蛇舌草15g,虎杖15~30g,丹皮10~20g,赤芍15~30g,郁金15~30g。 【加减】:肝郁脾虚证,去丹皮、虎杖、赤芍加二陈汤、薏苡仁、藿香;气虚血瘀证重用生黄芪、赤芍;肝肾阴虚证减柴胡用量,重用丹皮、赤芍加女贞子,杞果;阴阳两虚证,减白花蛇舌草、虎杖、丹皮用量,加仙茅、女贞子、杞果、仙灵脾。 【用法】:水煎服,日一剂,早晚分服,3个月为一个疗程,联系治疗治疗2个疗程。 【编按】:38例患者经治疗2个疗程后取得了明显效果,其中痊愈4例、显效6例,有效20例,无效8例,总有效率为78%。[中医辨治慢性丙型肝炎38例,赵文霞,段荣章,张五洲,河南中医药学刊,1996-05-20] 方五 健脾活血方(邓铁涛教授经验方) 【主治】:慢性丙型肝炎 【方药】:太子参、五爪龙各15g,珍珠草、丹参、赤芍各20g,三七、茯苓、红花、白术、楮实子各10g。 【用法】:每天1剂,水煎,分2次服。 【编按】:健脾活血方是邓铁涛教授的经验方,方中太子参、茯苓、五爪龙、白术益气健脾;丹参、赤芍、三七、红花活血化瘀;珍珠草清热解毒;楮实子补肾清肝化湿。32例患者经过治疗基本治愈2例(HCV-RNA指标转阴,肝功能正常,肝脾肿大见回缩或稳定,无压痛、叩击痛,自觉症状消失,各项指标稳定6月以上)显效13例(HCV-RNA指标阳性,肝功能正常,肝脏无压痛、叩击痛,自觉症状消失,或停药后HCV-RNA由阴转阳,ALT由正常再度升高),有效10例(HCV-RNA阳性,治疗后肝功能原值下降50%以上,肝肿大稳定不变,有轻度压痛、叩击痛,症状明显减轻),无效7例。[肖会泉,罗日永,吴婉芬,邓铁涛.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[J].新中医,2005,(01):46-47] 方六 三草参汤 【主治】:丙型肝炎,症见有不同程度的乏力、纳差、尿黄、舌苔黄腻、舌暗红等症状。 【方药】:白花蛇舌草30g、鸡骨草35g、虎杖20g、黄芪25g、太子参20g,丹参20g、苦参15g、柴胡10g、茯苓15g、枸杞子10g、生地15g、赤芍15g、五味子10g、甘草5g。 【用法】:一日一剂,水煎,早晚分服,2个月为一个疗程,平均治疗二个疗程,治疗期间每一个疗程检查肝功和抗HCV一次。 【加减】:若肝脾肿大者加鳖甲、穿山甲;肝脾湿热为主者去黄芪、太子参;肝阴不足,腰膝酸明显者加寄生、牛膝。 【编按】:方中化瘀解毒药有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,促进肝细胞再生,使ALT活力显著下降,抑制肝组织纤维增生功能;益气滋肾药有增强身体的营养,调整提高机体免疫力,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,诱生干扰素等作用;调肝健脾药有扶正祛邪,具有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。故本方在治疗丙型肝炎中既减少反跳现象,又增强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能力,疗效较满意。56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32例(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,肝功恢复正常,抗HCV转阴性,观察一年无复发);有效17例(自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,肝功恢复正常,抗HCV转阴性,观察半年以上稳定不变);无效7例,总有效率87.5%。[张绍辉,秦佳波,韩忠孝.三草参汤治疗丙型肝炎56例体会[J].黑龙江医药科学,2002,(04):55] 方七 丙肝煎 【主治】:丙型肝炎 【方药】:紫丹参、猪苓、茯苓、苡仁各10~50克,川芎、当归、炮山甲、陈皮、竹茹各8~20克,白花蛇舌草、虎杖各15~60克,蒲公英、败酱草、板蓝根、黄柏、山茱黄、木瓜各12~30克,丹皮、赤芍、枳壳、甘草各6~15克。 【用法】:每日1剂,分3次服,2个月为1疗程,恢复正常后需继服,1个月以巩固疗效,并定期复查。 【加减】:肝区疼痛加郁金、延胡索、川楝子;纳差腹胀加佛手柑、焦三仙;肢倦无力加黄芪、太子参;大便溏薄加车前子、山药;齿鼻出血加茜草、旱莲草、仙鹤草,舌苔白厚腻加藿香、佩兰、白豆蔻;肢寒怕冷加仙灵脾、仙茅、菟丝子;颈面微血管扩张或肝掌、蜘蛛痣加生地、玄参;肝脾肿大加制鳖甲、生牡蛎;ALT高加田基黄、夏枯草;Y-球蛋自高加鸡血藤,同时重用炮山甲。 【编按】:方中丹皮、赤芍、丹参、败酱草、蒲公英、板蓝根、虎杖、黄柏、白花蛇舌草凉血解毒;猪苓、陈皮、竹茹、枳壳祛湿化痰;川芎、炮山甲、赤芍活血化瘀;山茱萸、木瓜、茯苓、苡仁健脾补肾柔肝。诸药配伍,共奏凉血解毒、祛湿化痰、活血化痰、调肝健脾补肾之功。另外对伴有肢倦无力的28例患者逐渐加大黄芪、太子参、苡仁、茯苓的剂量,不仅未出现ALT的波动,反而有助于ALT的恢复。本方长期服用,未发现副作用。48例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,10例临床治愈(抗HCV转阴,主要症状、体征消失,肝功能、球蛋白复常,肝脾恢复正常或稳定不变,随访半年,症状、体征稳定,复常指标无逆转);13例有效(抗HCV转阴,主要症状消失,肝功能、Y-球蛋白复常,肝脾部分回缩或稳定不变,随访半年病情及复常指标稳定或有逆转经治疗后仍能恢复);18例好转(抗HCV弱阳性或阳性,主要症状明显改善,肝功能、Y-球蛋白下降到原超出正常值一半以下,肝脾部分回缩或稳定不变,随访半年病情及恢复的指标仍稳定),7例无效(抗HCV阳性,症状、体征未改变-球蛋白无好转或有加重),总有效率为85.41%。[丙肝煎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48例,孙明辉,浙江中医杂志,1996-04-30]乙型病毒性肝炎(乙肝)中医效验良方
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,病毒性肝炎协定处方
急性肝炎效验良方
注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、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,不能作为处方,请勿盲目试用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
版权声明:我们注重分享,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异议,请告知小编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上配资平台开户,什么炒股软件可以杠杆,股票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